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118节(2 / 2)


  “元长,今日没邀苏子瞻来吗?”

  蔡京点点头,微笑着说:“苏公另有安排,过来打了一个招呼,已经离去了。”

  王雱抿着他薄薄的双唇,脸绷得紧紧的,唇角有些向下,道:“他今日若有胆与我面对辩道,我便真佩服了他……哼。”

  明远心想:王大衙内看起来很气啊!

  估计苏轼那篇上书的文章戳人痛脚,让王雱非常非常不爽,否则大衙内不会说这种气话。

  其实在明远看来,新党应该多拉拢苏轼这样不完全算是铁杆旧党的“中间派”,而不是应该将苏轼这一派也彻底打倒。

  那样对于新党来说得不偿失。

  但是……这和他明远又有什么关系呢?

  “今日为四哥饯行,”终于由蔡卞出来打圆场,“再者,明日旬休,今晚大家难得出来松快松快。”

  “你们现在到了酒桌上还再谈公事,难道不觉得脑壳疼吗?”

  众人闻言,顿时都笑起来了。

  蔡京若有似无地冲远处坐着的歌妓那里瞥了一眼,那歌妓手中琵琶声顿时再次响起。

  “小山重叠金明灭……”

  閤子中的画风立转,变得慵懒而香艳。

  明远顿觉全身都懒洋洋的,根本不想动脑——朝中政事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如好好放松,尽情享受这个良夜。

  立时有一名酒博士走进閤子,手中托着一枚透明水晶盏,盏中盛着一种色泽金黄,质地稠厚的液体。

  蔡京顿时笑道:“听说这是南边的‘酒露’,从海路运上来,丰乐楼刚好买了一整船。这两天城里街头巷尾,还有《汴梁日报》上,都在说这个。”

  那酒博士手脚麻利,顿时在每个人面前都放了一只水晶杯,注入“酒露”。

  明远接过来,先闻闻气味:像朗姆酒。

  他嘴唇轻抿杯沿,品了一小口:也像朗姆酒。

  于是他抬起头望着酒博士。

  酒博士刚好在为众人介绍:“这是南方种植糖蔗时无心酿出的美酒,产量极少,因此十分珍贵……”

  明远:呀,这就是朗姆酒3啊!

  第108章 百万贯

  明远吃惊不小, 实在是没想到,这种从南方千里迢迢运抵汴京的“酒露”,品尝起来,这风味竟与他在本时空常饮的朗姆酒一模一样。

  明远托住手中的酒盏仔细看——

  很明显, 丰乐楼这次可是下了大本钱。

  为了彰显这琥珀色酒浆的纯正与剔透, 专门用来盛放这“酒露”的, 不是玻璃, 而是用天然水晶琢磨而成的水晶盏, 而酒博士手中捧着的, 也是由一大块通体透明的水晶雕琢而成的水晶瓶。瓶身与杯身上, 天然石晶的纹路还都清晰可见——不知道是不是宫六他家的出品。

  这种透明度极好的材质,让人有机会将酒盏内色泽纯正, 质地醇厚的酒浆看得一清二楚。

  当然了,这也很可能是因为丰乐楼没有买到玻璃酒具——宫黎的玻璃作坊忙着生产平板玻璃,玻璃酒具只供应了长庆楼一家。

  明远再次将水晶盏凑至唇边,轻抿一口,顿时觉得各种微妙的香味纷至沓来,随后唇齿被酒浆润泽, 一种品尝到足够糖分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随即, 才是酒精带给大脑的冲击, 它是雄厚的,也是激烈的, 仿佛带着力量, 重重地撞在明远喉间,引起一阵火焰烧灼般的热意, 令他忍不住咋了咋舌——

  “啊!”

  明远身边, 种建中、王雱、蔡卞等人莫不是如此。

  只有蔡京, 应当是早已品尝过这种酒露,此刻毫无讶色,只是悠悠地呷着。

  毕竟如蔡京此人虚荣,果不是事先品尝过,确定非常不错,蔡京也不会特地把朋友们都请到这丰乐楼来,大张旗鼓地请大家品尝。

  然而明远这一声赞叹中却另有些遗憾。

  他现在已经能完全确定,这种“甘蔗酒露”,就是蒸馏酒了。

  如果只是发酵酿酒,不可能制出如此烈度的好酒,肯定得经过蒸馏冷凝程序。

  根据目测与口感体验,他估计这种蒸馏酒的酒精含量在40%左右。

  ——最近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呀!

  明远心中忍不住暗笑。

  他才想到这个时空还没有制白糖的技术,他自家的厨娘就给他表演了一个研发制糖术;还在感慨这时空里没有人会制蒸馏酒,来自南方的蒸馏酒就送到了他面前——

  这简直是啪啪打脸!

  低估古人的聪明才智是绝对不智的。

  不过,用甘蔗酿酒确实是个好主意。

  因为这酿酒的原材料不是粮食。

  甘蔗是一种易于种植和打理的作物。只要土地合适,哪怕是切一段甘蔗节,埋在土里,它都能自己哗哗地长成一片甘蔗田。

  将来有机会,没准可以把制糖与制酒这两项结合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