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226节(2 / 2)


  而蔡京此刻,手边就放着这样两杯甘蔗酒露。他正扬起头望着明远,唇角挂着他那招牌式的雍容微笑。

  只是这副微笑,搭配眼前的情景,就只能说明一件事:蔡京的字典里,根本没有“原谅”两个字。

  如果明远想要与蔡京谈合作,那么,就必须向蔡京表露出自己的“诚意”才行。

  “元长兄,”

  明远深吸一口气,向蔡京笑着拱手。他在心里为自己打气:千古第一奸臣,也一定是有可以用来拿捏的弱点的。

  蔡京根本未起身,而是很随意地挥挥手:“远之,坐!”

  仿佛他们一直都是如初遇时的那般好友,他们之间从未生过芥蒂。

  “在子瞻公那里将远之的来意听了个大概,只是还想再与远之确认一下。”

  两人坐定之后,蔡京大大方方地开口。

  “远之,你需要京为你做什么?”

  他说得既温煦又体贴,但是口气之中还是隐隐在提醒——

  明远,直说吧,直说你是来求我的。

  明远刷的一声把手中的折扇打开扇了扇,笑着说了三个字。

  “木兰陂——”

  蔡京的脸色马上变了,直起身,不再靠着椅背,而是向前微倾,用认真的眼光紧紧盯着明远,看了片刻,才柔声问:“远之,你刚才说什么?”

  明远再次重复:“我听说,元长兄有心要为家乡消除水患,修建木兰陂。”

  人都说,欲取先予。

  而木兰陂,是他唯一想到的,可以“予”蔡京的好处。

  第211章 千万贯

  明远闲来无事, 回忆他在本时空时对蔡京的了解,除了“奸臣”、“字好看”之外, 印象中蔡京唯一做过的一件好事, 就是为家乡主持修建了木兰陂。

  蔡京的家乡是福建莆田,那里有一条害河名叫“木兰溪”,发源于笔架山, 汇聚了360多条的溪涧之水,流经仙游莆田,最后出三江口, 入兴化湾。

  这条木兰溪的上下游落差巨大,上游来水时水流迅速, 下游地势平坦因此排水较慢, 因此极易引发洪涝灾害。

  此外, 这木兰溪入海处地势平坦,海潮能溯溪而上七八十里,经常能够涌至仙游林陂, 因此溪水日常咸淡不分,平时无法灌溉农田, 而洪水泛滥时又盐卤滔天, 导致莆田的数万顷田地“只生莆草,不长禾苗”,于是才会被人称作“莆田”1。

  对于这条害河,两岸百姓早就盼望着能兴修水利,堰溪为陂, 以阻挡海潮, 再利用溪流, 将大片盐卤地改造成为适合耕种的良田。

  当地人第一次尝试修筑木兰陂是在治平元年, 也就是七年前。由钱氏女钱四娘选址在木兰溪将军岩驻陂。

  据说当时木兰陂刚刚筑成,各村各家正在摆酒庆贺的时候,上游洪水突至,眨眼间便冲垮了刚刚筑起的木兰陂。钱四娘含恨投水自尽。

  后来在熙宁元年,当地人重新选址,再次筑陂,但同样选址不当,筑起的木兰陂没过多久就被海潮冲垮。

  这木兰陂早已成了当地人心头一桩大恨事,蔡京在莆田长大,过去洪水泛滥,盐卤滔天的情形他曾亲眼目睹。但凡对家乡还有分毫香火之情,便不可能对明远提出的建议视若无睹。

  果然,蔡京转头望向望湖楼上的酒博士,淡然道:“我这位小友不善饮酒,且先来一盏茶——清茶。”

  如今杭州人也开始饮用完整叶片沏泡的清茶,这种饮茶方式据说最早是从海事茶馆传出来的,胜在方便。所以酒楼里渐渐开始专门供应这一类的饮品。望湖楼也是一样。

  明远见蔡京不再拿“甘蔗酒露”说事,知道自己的计策已经奏效了,顿时轻轻地舒出一口气。

  “远之,关于木兰陂,你有何建言,但说无妨。”

  待到酒博士给明远重新上了新茶,蔡京望着明远的脸色十分凝重端肃,认真地开口请教。

  “元长兄,令乡里要修建木兰陂,有三个难点。”

  明远伸出三枚手指。

  “选址,负责营造的人选,钱。”

  蔡京眉眼一动,很显然,明远说的就是他所想的。

  “这三件事上,有两件我都能帮到你。”

  明远说的有些大言不惭。

  “远之是说,选址,和钱?”

  蔡京马上接口反问。

  明远颔首,心想:和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力气。

  之前修建木兰陂失败了两次,对当地乡里的“士气”打击很大。因此负责营造的人选就非常重要,既需要懂得水利营造的技术,又要能说服当地百姓,而且最好是当地大户出身,能够将最主要的力量联合起来。

  这一点,非蔡京自己决定不可,他没办法越俎代庖。

  而且凭明远对历史的了解,他也不记得木兰陂最终到底是由谁主持建成的了。

  至于其它两件——

  两人说话说到这里,明远冲着蔡京微笑,却再也不开口了。

  蔡京秒懂:“远之,你要我组建水军,帮你护卫海商?”

  明远将他手中的折扇打开,遮住半边面孔,轻轻地摇着,双眼笑得弯弯的,反问道:“这可是好大一份功绩那,元长难道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