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七十五章 割韭菜(5/5)(2 / 2)


……

只能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

有些演员演戏是为了收获肯定,有些呢,则是为了赚钱…

张俊生挺失望的,原本以为周兴只是想掌控自己,不愿意别人插手他的电影,现在看来,他就只是爱钱…

资本人士进入电影领域,刚开始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国内没有完片担保制度的一种补充方式。

制作方旱涝保收,发行方愿赌服输。

当越来越多的金融人士运用他们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资本运作能力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电影不会是单纯的一部电影,对赌渐渐开始变味…

对赌协议,本身是降低投资风险,激励融资企业积极进取的一种手段。

但绝大多数时候,对赌的目标都是夸大的,堵的就是泡沫,意味着你眼下的资源很难达到的目标,而你将被迫必须达到。

如此下来,你就要做你不得不做的事情。

参与对赌协议的明星、导演们,为了尽快还上钱,不再“挑剔”剧本、细揣演技,一心想着捞快钱,成为资本的傀儡!

所以有人说对赌协议已经成为影视圈发展的“毒瘤”…

靠赌来拍作品这种风气肆虐下去,慢慢的作品就只剩钱味儿了…

这不仅是对作品的不尊重,也是对市场的不尊重!

当然,对赌本身没有什么问题!

内容极度苛刻,那也必然是和影片盈利的风险成正比,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傀儡一说。

更不要因为对赌输了就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

当初你收钱的时候,脸上怎么笑开了花呢?

……

“你们听说了吗?”

“啥?”

“《私人订制》上映后,东阳传媒的股价两连跌!”

唐宁宇冷笑了一下:“那是因为他们有高层抛售了大量股票,等到重大消息出盘前,再把股票买回来,一涨一跌,直接收割了好几亿!”

王博点了点头:“中国股市真应该向美国学,实行有罪推定,严打操作股价,免得这些人坑股民的钱。要是在美国敢这么干,一个都跑不掉,全是内幕交易,不但要坐牢,而且会被重罚。”

袁宏感慨一句:“…哇,这也太乱了吧?”

夹了一口菜,张俊生呵呵一笑:“这还乱?再等两年你就知道什么叫乱了!”

上市影视公司高估值收购艺人经纪公司,明星资本化;

机构和艺人突击入股影视企业,等待上市暴富盛宴套现;

影视企业左手倒右手财务数据造假,上市后业绩变脸;

投机分子联合融资平台洗钱,票房造假炒高股价…

这都是后世影视圈的常态…

上市公司把股民当韭菜收割,一两次、甚至三四次可能有效,但股民也不是傻瓜,收割多了,以后不管影视公司的业绩如何、利润如何他们都会离影视股远远的。

这样,会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股民再不信任影视股,影视公司想要融资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企业融不到足够的资金,那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制作作品了。

“还好,咱们没有这么干!”

“…放心吧,咱们的两位大股东不缺钱!”

其实悦华内部也有人割韭菜,只是他们机会不多,悦华的股价一直很稳定——稳中有涨…

不过,葛尤一旦宣布加盟樱皇,很有可能造成一波股价动荡…

再加上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