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第88节(1 / 2)





  杨继西也纳闷,上辈子狗蛋不是叫杨承财吗?

  “是不是报名的时候太过着急,一时间用狗蛋的名字也不好,知道石头的书名后,直接改了个字?”

  他想到最大的可能。

  “那我回去问问,报名是我娘带着去的。”

  杨继康说道。

  路上他们也遇见了几个同样去修水渠的家属,她们问的也和何明秀差不多,得知那些人跟着副队长后,纷纷松了口气。

  回到家刚把衣服晾好,杨继康就端来一盆水沙果,红彤彤的,拇指大小,长在果藤上,味道酸酸甜甜。

  “我爹摘了好多回来呢,这天还热,明儿就不好吃了。”

  杨继康递给杨继西,杨继西用家里的木盆装好后,把盆递过去。

  他先舀了两瓢水进盆里,再去灶房拿了一点盐撒进去,半个小时后,水里就多了点细白的虫子,杨继西又清洗了两遍水沙虫,这才放在竹箕里晾了水,装进碗里让孙桂芳和杨二奶奶吃。

  “你拿盐干啥?”

  杨二奶奶问。

  “用盐泡一泡洗得更干净。”

  杨继西没说虫子的事儿,不过想到康嫂那边也在吃,于是过去跟杨继康说了一声。

  杨继康还没洗呢,于是照做,出虫子的时候被康嫂看见了,她死活不再吃,最后是杨继康和杨大爷爷把那一盆水沙果吃完了。

  中午吃的是清炒四季豆,青椒炒肉丝,再来了一大碗凉拌黄瓜丝,以及青菜汤。

  “晚上有肉呢,不用等你们二爷,快吃。”

  杨二奶奶催促着杨继西和孙桂芳。

  杨继西刚吃几口,就听见有人咽口水,他疑惑地抬起头,结果杨二奶奶的筷子指了指门口。

  转过头一看,好家伙,是脏兮兮的毛蛋。

  毛蛋刚过两岁的生日不久,现在已经可以到处跑了,也能说点话,听得懂意思。

  “毛蛋,你现在怎么玩的?”

  杨继西问他。

  毛蛋不说话,垫着脚尖看了眼桌子上的肉,结果太矮了看不见,还没往堂屋里走呢,就被跑过来的大花牵回去了。

  倒也没哭闹。

  “比起狗蛋,毛蛋话少些,就算馋了,只要没让他吃,他就在一旁看着。”

  杨二奶奶说道,“不过我不养他这德性,狗蛋教成那样就算了,毛蛋可别再这样。”

  孙桂芳点头,“不过狗蛋读了十几天的书,倒是听话了许多,还会在院子里背书呢。”

  “是吗?”

  杨继西笑道,“那我晚上听听。”

  “石头不在家,我都觉得不热闹了,狗蛋一背书,我又觉得这院子里多了点话,挺好的,”杨二奶奶说。

  接着又说起新房子的事儿。

  “他们都认为这房子是我和你们二爷的,特别是狗蛋爹娘,看都没来看一次,我就爱他们酸溜溜的样子,瞧着能多吃一碗饭呢。”

  杨继西和孙桂芳闻言笑个不停。

  吃过饭帮着收拾后,杨继康过来看房子,杨继西和他在那边转了转,杨继康道,“这房子好啊,等几年我也把房子翻盖一遍,就按照你这样的做。”

  “那行啊,我帮你干活儿。”

  杨继西笑道。

  杨继康又看向那挡住了那边院子的柴房,忽然又说,“我想砌一堵墙,和三叔他们的院子隔开,可这平白无故的砌墙,又会遭人胡说八道了。”

  “那就把柴房位置改了,就改成这样的,”杨继西指了指面前的柴房,“原本柴房的位置还能做别的。”

  杨继康双眼一亮,“有道理!”

  他们家的柴房是三家人中最小的,因为他们家的院子夹在两家中间,那柴房就在灶房边上,并不大,冬天堆点柴火位置都不够,有时候还存放在杨二奶奶家的柴房里呢。

  于是回去后,杨继康就说了修建柴房的事儿。

  杨大奶奶看了眼不说话的杨大爷爷,“我觉得行,我们家的柴房太小了,一点都不够用,而且又不是把柴房全部堵完道,他们家小菜地那留一条能过的路,两边能过人就是了。”

  “就像二娘家的房子那样,又能隔断视线,又能过人,挺好的。”

  康嫂也知道房子是谁的,不过她嘴严得很。

  说实话,她一点都不喜欢杨老婆子他们时不时往这边看的样子,家里来点人,或者是他们一家人在院子里说说话,乘凉啥的,那边都闷声看着,还不如挡了视线舒服。

  而且她也希望自己未出生的孩子们,能听话不去那边玩儿。

  “那我就请人帮忙干活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