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迫敌决战(2 / 2)


  十五日凌晨,冯承乾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只留下两艘轻巡洋舰掩护“大鹏”号航母,艘主力舰与艘轻巡洋舰组成编队,向西南方向航行,其艘轻巡洋舰均在两点之前加速执行侦察任务。

  冯承乾的目的很明的:通过轰炸长崎,迫使联合舰队前来决战。

  虽然当时还没有找到联合舰队,但是通过十四日白天的搜索,冯承乾已经能够大致断定联合舰队没有在济州岛附近。这样一来,就只有两种可能了。一是联合舰队已经进入对马海峡,准备掩护运兵船队。二是联合舰队正在向南航行,寻找特混舰队决战。不管如何,只要特混舰队轰炸了长崎,联合舰队都会前来决战。如果是前者,那么联合舰队就会离开对马海峡,而出于安全考虑,〖日〗本当局很有可能推迟运兵船队的出发时间。如果是后者,联合舰队同样得赶过来,而海战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日〗本当局会不会在十五日派出运兵船队,向朝鲜增兵。

  说白了,关键就在舰队决战的结果。

  决战无法避免,也就不用避免。

  当然,为了取胜,必须尽最大努力争取有利条件。

  轰炸长崎,就是冯承乾在争取有利条件。

  要知道,自从佩里的“黑舰队”杀入东京湾之后,〖日还没有遭到过打击,此举必然会产生爆炸xing效果。

  事实上,这个时候,联合舰队已经在特混舰队北面,只不过没再向南航行,而是向北。

  十四日白天,联合舰队一直向南。

  只是,与特混舰队一样,没有半点收获。事实上,也正是联合舰队一直在向南航行,才在十四日白天避开了特混舰队的侦察机。同样的,末次信正也没有想到特混舰队会在济州岛南面,因此也没有发现特混舰队。

  入夜后不久,联合舰队就转向北上。

  原因很简单,末次信正收到了〖日〗本海军本部的电报,运兵船队将在十五日上午出发,联合舰队得回到对马海峡附近。

  只是,末次信正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特混舰队会去轰炸长崎。

  实际上,当天晚上十二点左右,特混舰队就差点与联合舰队遭遇。

  两支舰队交错而过的时候,最近距离不到一百公里。

  也就是说,冯承乾准备轰炸长崎的时候,末次信正正赶往对马海峡。

  十五日,清晨点半,执行轰炸任务的十架“海鸥”就起飞了。

  按照冯承乾的安排,攻击机群将在天亮的时候到达长崎上空,而当时没有一种战斗机具有夜间作战能力,所以不用安排战斗机护航。

  七点半不到,十架“海鸥”在长崎上空投下了炸弹。

  因为特混舰队出海的时候,以对付联合舰队为主,所以“大鹏”号上只携带了用于对付战舰的二百五十公斤级炸弹,没有携带用于轰炸地面目标的小型炸弹,所以这次轰炸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当时冯承乾手里没有长崎的地图,飞行员也无法在天s刚亮的时候找准轰炸目标。

  说白了,这只是一次象征xing的轰炸。

  十架“海鸥”投下了十枚炸弹,其十二枚落到了郊区,只有四枚落在市区,造成十多栋房屋受损,一百多人伤亡。

  只是,这次轰炸产生的作用,绝对不能用损伤来衡量。

  八点刚过,〖日〗本首相就召开了紧急内阁会议。

  紧接着,海军本部就给末次信正发了一封电报,要求联合舰队不惜代价的找到、并且消灭〖〗国舰队。

  当天上午十点左右,〖〗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舰队轰炸长崎的消息。

  有趣的是,这些消息不是来自特混舰队,因为特混舰队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直到快要返回青岛港的时候才发出电报。当时,这些消息全都是一些外国新闻社提供的,〖〗国的报纸只是援引了国外报纸的报道。

  当然,这也让〖〗国外交部等政府机关的负责人十分尴尬。

  要知道,在记者找上门来的时候,〖〗国〖〗央政府官员都不知道舰队轰炸了长崎,甚至没有半点与舰队有关的消息。

  对末次信正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上午点不到,已经到达对马岛西难大的一百公里处的联合舰队转向南下。

  在这个关键时刻,末次信正犯了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给海军本部回报,联合舰队将尽全力找到、并且歼灭〖〗国舰队。

  显然,这是一封表决心的电报。

  更明显的是,末次信正是一个没有多少高科技战争意识的将领,甚至很有可能不知道这封电报会使他暴lu行踪。

  换做冯承乾,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蠢事。

  要知道,当时冯承乾还认为联合舰队在南面呢!

  如果末次信正没有发这封电报,这场海战的结果很有可能对〖日〗本更加有利,而这封电报最终绝对了这场海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