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1 / 2)





  如今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以后的路还远着呢。

  等考生全都进入考舍之后,天这才大亮,但是考试里的人可没觉得有比之前暖和,全都冷的不行,搓手的搓手,跺脚的跺脚,往日读书人的形象现在全都没了,不过谁也不嫌弃谁就是了。

  方山县的知县便是主考官,一入考舍,便能见着,在落座之前,考生还需要向主考官作揖致敬。

  魏时的运气不错,没有分到臭号附近,他可没有在厕所旁边多待的经验,更何况中午还要在考试吃一顿饭的呢,这要分在了臭号附近,肯定影响食欲,也影响心情。

  一间间考舍是用木板间隔开的,每一间的面积都很小,里面只有一套桌椅,关键是还全都是灰尘,可能从去年的二月份到现在,一整年的时间都没有人擦洗。

  魏时是用事先准备好的抹布把桌椅板凳擦干净,这事儿不管是大伯,还是堂兄,都跟他嘱咐过好几遍,下人那边不用他说,就已经备着了。

  收拾干净之后,魏时这才把要用到的东西从考篮里拿出来,一一摆在桌子上,趁着还没发考卷,魏时一边搓手跺脚,一边暗戳戳打量了一番对面的几个考生。

  跟他的考舍正对着的那个考生,瞧上去年纪已经不小了,至少也得有三十岁,很是清瘦,下巴都是尖的。

  也不知道对方这是第几次参加县试,瞧着还是很镇定的,稳稳当当的坐在椅子上,既没有像他一样搓手跺脚,也没有哈气捂耳朵。

  靠左的这边,考生应该没比他大几岁,看上去高高大大的,也不像其他人一样那么怕冷,应该体格不错。

  靠右的这边,跟他一样,都快冻成一条狗了,压根就没坐在座位上,直接在考试里边跳高,两只手缩进袖子里,脖子也是能缩多短就缩多短。

  得,众生百态,在这考舍里头,也不外如是。

  不等魏时继续发散思维,考舍里的衙役就已经开始分发试卷了。

  魏时赶紧坐正,收回思绪,再怎么觉得自己十拿九稳,也得是正常发挥才行。

  第9章

  发下来的试卷有二十二张,上面有用红色的横直线划成的格子,每页有十二行,每行有二十个字,除了二十二张试卷之外,还有十张白纸,是用来打草稿的。

  但是根据规定,即便是草稿,上面也需要写楷书,之后也会收上去,考官大抵是不会看的。

  魏时经历过应试教育,大大小小的考试加起来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场,早就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

  发下试卷来,首先就是把所有的试卷都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破损遗漏的地方,确认无误后,将试卷从头到尾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这两个步骤加起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不会影响到答题。

  看完之后,魏时也是这才开始研磨,不得不说他还是很怀念后世的钢笔和签字笔,拿起来就能用。

  他上辈子也是练过毛笔字的,而且相当喜欢,一撇一捺,都有独特的韵感,对看字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对写字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但是在考试这种争分夺秒的事情上,他还是更喜欢签字笔。

  第一场考试是正场,考的是帖经,也是五场考试当中录取最宽的一场,换言之就是涮下来的人最少。

  这就跟中学考试基本上先考语文是一个道理,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大多数人都能过,也算是一个最基础的门槛。

  帖经主要就是在四书五经当中出题,不考释义,更不拓展,只要背得下来,默得下来,这一场就没问题。

  背书默书,这属于基本功,要的就是下苦功夫。

  在最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先生都会要求背诵默写的,像魏时他们学堂,何秀才管得严,背不下来,就要用戒尺拿手心。

  所以四书五经学过一遍,基本上学堂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曾经背下来过,但是背下来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温故而知新,真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而且现在也不讲究学习方法,课堂上跟着老师的节奏来,课堂下边儿,自己想怎么学就怎么学。

  有的学生喜欢提前学习新的内容,老师还没布置呢,就已经把下一篇的内容背下来了。

  有的则是死扣释义,尽可能的把每句话的意思都记住。

  还有的也会复习以往的内容,只不过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方法,今天背这一篇,明天背那一篇。

  魏时跟绝大多数读书人不一样的是,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曾经用过很多年。

  在背诵方面,魏时是相当有计划的,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并且在后世有人把遗忘的规律总结出来了。

  早在初中的时候,魏时就有接触过这个,根据遗忘曲线来制定自己的计划,坚持执行下去,绝对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同样是学习,今生和前世没什么不同,魏时也就把那套方式方法用到了今生,而且是从一开始启蒙一直坚持到现在。

  除了定时记忆之外,魏时还会经常给自己考试,四书五经全部打散了,每一句写成一个个的小纸条,卷成长条状,就放在笔筒里头。

  每天随意拿出几条,句子出自哪个篇章,从头到尾背一遍或者默一遍,时间充盈的话,还会把相关的释义,自己讲一遍。

  因此,基本功可以说是相当扎实。

  四书五经里的哪一个篇幅抽出来,他都是会背会写的,在考帖经的时候,有一些甚至都不用想,条件反射就已经把答案写下去了。

  所有的试卷填完,来来回回检查了三遍,这才到中午,魏时一趟臭号也没去,准备好的糕点和肉干也一点都没动。

  不过放下试卷,紧绷着的神经松了松,肚子也开始觉得饿了。

  魏时干脆唤衙役过来,把试卷交上,自个儿收拾考篮出去吃,左右也检查不出错误了,与其在这耗着,还不如出去好好休息休息,准备下一场的考试。

  有了魏时打头交卷之后,陆陆续续的也开始有人交卷走人,能够一直待到傍晚的考生太少了,一则是因为第一场的难度不大,二则也是因为这考舍的实在是太冷了,万一冻出病来,后边的考试可怎么办。

  回到住处之后,魏时先是喝了一大碗姜汤,这才要开始用膳,晚上临睡前又喝了一碗预防风寒的药。

  第二天就要复习下一场的内容了,并不是马上考试,而是要等到第二场的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才会进行第二场。

  第一场被淘汰下去的考生,是没有资格参加第二场的,同理第二场淘汰下去的考生,也没办法参加第三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