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干爹_129(1 / 2)





  孟小北也不可能预见到,十多年后有一首校园励志歌曲,从南到北红遍全国,人人会唱,那首歌就叫《隐形的翅膀》。

  多年以后孟小北回忆这场考试,他事先完全没压对题目,他压上的是他全部的感情,他压中了“人心”。十年沧海桑田,变化的是这座城市的外壳,不变的是水泥森林里每个怀揣梦想的少年,用流浪的脚步,踏出执着的信念。

  孟小北用棉猴的帽子遮住半张脸,背着画架走过四面漏风的楼道,踩着一地光影。肩上一副重担突然卸下,脚步都变轻飘飘的。前路依然未卜,楼道地上自己的影子慢慢地被拉长,人形变得高大,英武,整个人都恢复起信心和生气。

  背后有个白发老头子,喊了他一声:“那位同学!……孟小北?”

  孟小北回头,停步:“您是哪位?……”

  喊住他的是美院一位知名老教授,姓郝。教授道:“孟小北,我想面试你一下,你进来,我和你谈谈。”

  美院又不是孟小京要考的中戏,美术生还需要面试?

  艺考试卷已经封存,老师尚未开始阅卷,这教授手头没资料可看,于是毫不客气,干脆就把孟小北随身画夹书包都要过来,从里面狂翻,翻出平时好几张习作。老头子认真看了很久,做老师的毛病脾气,就是喜欢提意见教育人,看过还不过瘾,又拿过便签纸,琢磨出几段感想点评,写了一堆小纸条,“啪”、“啪”地直接贴到孟小北的画儿上。

  画夹子一合,又还给他了。

  孟小北双手合握,紧紧攥着,都不太敢细看教授用朱笔写给他的评语,一片密密麻麻蝇头小字,让他心跟着纠结成一团麻。

  这位老教授,长得是个圆头圆脑弥勒佛相,光头上几缕白发,耳垂特别大,何时对人皆是笑眯眯的,说话很慢:“孟小北,我听说过你小子的大名。”

  孟小北感到意外:“……我初中在北京念的,那时上过咱们院的成人业余素描班,但是没有上过您的课。”

  教授一摇头,笑容都令人捉摸不透,不是因为那个素描班。

  教授问:“孟小北同学,你还记着美术制片厂有一位姓常的艺术家,老画手,最近几年搞动画设计,出了好几部动画作品?”

  孟小北一愣。

  教授说:“他前年有一部作品,在电视台播放,反响相当不错,业内专家也颇为认可。前两年动画行业竞争尚不算激烈,他运气不错的,这部片子拿到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动画设计,这么一个奖项。”

  孟小北点头:“我知道。”

  教授道:“老常是咱们美院七十年代毕业出去的学生,后来分去美术制片厂。而且,他就是我当年班上的学生,我那时非常年轻,我是他的班主任。他成绩功课都很棒,班里第一名,我们关系很好,彼此非常的熟悉!”

  孟小北这时突然一凉,好像被人猛地一抛,丢到门外寒风雪水中。

  他心情猛地就跌下去,碎了一地……

  饿勒个操。

  路窄,冤家,要完蛋了么。

  老教授端详着孟小北脸上瞬息万变像想要骂街的可笑表情,微微笑了,面善,说话慢条斯理儿,却又好像故意吊得小孩子七上八下:“我这得意门生,后来还专门上我家去,非要找我倾诉!说他一件大事憋在心里,对恩师实在不吐不快!”

  “老常向我提了你的名字。”

  “你名字也很好记,我当时就记住,孟小北。这两天我看参考学生名单,一下子就找到你,就是你,孟小北嘛!”

  “老常对我讲了这个过程,当时节目组动画设计是有你参与的,原型是你十五六岁时个人创作的,后期正式定稿的时候,老常顶了你的名字,拿了金鸡奖。年纪大了,也是为人师表德高望重的人,他心里对你有所亏欠,抢了小孩子的功劳,于心不安,说奖杯奖金应该分给你一半。”

  孟小北:“……”

  郝教授用布满皱纹的手掌在桌上轻轻敲打,摩挲着孟小北的钢笔手绘铅笔素描,品评道:“我看你这几幅,基本功和技巧上,比前几年进步太多,不可同日而语嘛。你那时上初中,思路眼界狭窄,下笔技法也偏幼稚,胜在孩童想法天真单纯,恰好迎合了当下青少年口味,有一定的投机取巧性。你很聪明,但不够扎实。”

  “现在明显不一样,画得很好,甚至有点‘油’了,偏商业性。这幅钢笔线稿上了色,你可以直接投稿出版嘛。”

  孟小北垂头听着,不断点头,心里稀里逛荡,冷飕飕的,棉猴都御不住寒呐。

  但是他也认同对方评价,老头子眼这么毒。

  教授缓缓又道:“还有,你以前毕竟没有动画制作的功底,你的那一套人设造型,倘若没有老常后来添枝加叶,帮你完善一部脚本,凭你一己之力、一人的思路画出那套东西,你也肯定拿不到任何的奖,你水平远远还不够。作品算是你二人合作的成果,我说的有道理嘛?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