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节(1 / 2)





  谭盛礼这次被气得卧床好多天,整天心神恍惚无精打采,大夫都说没办法,心病还须心药医,他把脉开方子在行,其他爱莫能助。

  谭家兄弟彻底慌了神,父亲的心病是什么没有比他们更清楚的了。

  那天起,三兄弟日日早起读书,子时过半才歇,无人督促却比以往都用功。

  谭盛礼虽没看到,但有听到书房里传来的读书声,以及功课的讨论声。

  这天,他醒来时,三兄弟跪在床前,神情悲痛,谭振兴先说,“父亲,儿子知道错了,请父亲保重身体,儿子不敢懈怠,日后必定好好用功读书,振兴我谭家家业。”

  谭盛礼掀了掀眼皮,没有吭声,谭振兴给旁边谭振学使眼色,后者急忙表态,“父亲,儿子必当刻苦学习,不枉费父亲一番教诲。”

  话说得漂亮,实则言行不一,谭盛礼坐起身,不欲多听,“出去罢。”

  “父亲,儿子知道错了。”最边上的谭振业额头贴地,声音掷地有声。

  谭盛礼脸上波澜不惊,冷淡道,“何错之有啊?”

  “孟子曰,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为不孝,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为不孝,好货财,不顾父母之养为不孝,儿子德行有损,请父亲责罚。”谭振业语气低沉凝重,抬起头,双手捧着木棍,脸上没有半点胆怯。

  谭盛礼扫了眼木棍,心情极为平静,子孙不孝,他作为祖宗亦不能免责,打已经打过了,还得耐心引导,去恶从善。

  “出去罢,容我静静。”

  三兄弟不敢逗留,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谭振业身上的伤不轻,走路姿势僵硬,谭振学扶着他,小声道,“三弟,你说得对,父亲不会真正生我们的气。”

  父亲气的是他们不争气,竟连刘明章都比不上,还让刘明章把长姐给休了,这对父亲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啊。

  谭振业抱着木棍,眉头并未舒展,“二哥,你与我说说长姐与刘明章到底怎么回事。”

  若不是大嫂出月子,他问长姐何时回刘家竟不知长姐被休了,刘明章怎么敢?

  ☆、第14章 014

  谭振兴听着,忙低声道,“事已至此就别再问了,父亲心胸豁达,推崇以和为贵,他既不和与刘家斤斤计较,咱就别忤逆他。”

  如果父亲真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就是不孝子,会被天下人所不容,再者,刘明章是秀才了,得罪他并没有好处,深知谭振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他又说,“县试将近,该以考试为重,长姐都不去想了,咱就别追究了。”

  往后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则已。

  “但也不该说休就休,外人只道咱谭家好欺负。”谭振业低着头,眸色暗沉。

  扶着他的谭振学顺势接过话,“故而咱更该闻鸡起舞奋发图强,唯有咱们压过刘家,方能为长姐撑腰,被休之事,乃他刘家为攀龙附凤而抛弃发妻,父亲说面子是自己挣的,想要别人高看自己,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本事,咱练好自己的本事比什么都强。”是非曲直,他日再有定论。

  说着,他催谭振兴先去书房读书,自己扶谭振业回屋上药。

  父亲揍人不遗余力,谭振业后背尽是淤青,光是看着就感觉触目惊心,谭振学不知他怎么挺过来的,犹记得那天他吭都没吭一声,像不知道痛似的,父亲晕倒后还是他去村里请的大夫,忍耐力惊人,谭振学自愧不如,“痛不痛?”

  “你试试不就知道了?”谭振业趴在床上,冰凉的药膏贴到伤处,疼得他呲牙,“都说读书人发起狠来谁都比不上,我算见识到了。”

  “爱之深责之切,你言行有偏,父亲揍你是不想你再犯。”

  谭振业撇嘴,并不认为自己错了,父亲花钱没个节制,与其出去请那些沽名钓誉的读书人饮酒作乐,不如给他,况且他拿着钱又没肆意挥霍,都花在自家人身上了。

  “你往后收敛些,别再惹父亲生气了。”

  谭振业不耐烦,“快点罢。”

  旭日东升,阳光穿过窗户,温暖的落在谭盛礼的身上,半边脸颊露在光照中,颜色渐渐泛红,他已经坐了半个多时辰了,院子里喂鸡的大丫头看他动也不动,走到窗外,双手扒着窗棂,脑袋抬得高高的,“祖父,祖父,你身体好些了吗?”

  声音稚嫩清脆,拉回谭盛礼思绪,他侧目望去,只看到个光洁的额头,他放柔声音,“好多了。”

  “父亲不听话,祖父就打,打到他听话为止。”

  谭盛礼好笑,“谁与你说的?”

  “外祖,舅舅不干活,外祖打他。”大丫头双脚蹬着墙,使劲往上爬,爬了几次都爬不上来,额头憋得通红,谭盛礼忍俊不禁,“外祖做得对。”

  人不打不成器,该打就得打,谁让他们摊上不争气的子孙了呢。

  “祖父也对。”

  谭盛礼愣住,“大丫头说得对,不听话就打。”不加以惩戒,他们不知道厉害,不知道厉害做事就无法无天,不知要伤害多少人。

  被夸奖的大丫头咯咯咯直笑,笑声让谭盛礼郁气顿消,他打起精神,让谭振学把谭家族里的读书人叫来,问问他们的功课,能考科举的就考科举,无心科举的做其他打算。

  来了3个人,说是年纪最小的在私塾里,等私塾放假就送过来,3人里,谭生隐年纪最小,其余两人已经十七八岁了,刚从私塾结课,目前在镇上找了份差事,收入可观,两人没来过谭家,无所适从的站在屋子里,眼睛不敢乱瞄,规规矩矩地垂着脑袋,动也不动,谭盛礼让他们别拘谨,简单的考了几个四书五经里的文章含义,两人吞吞吐吐答不上来,谭盛礼又降低难度,考他们背书的情况,七八个问题,两人只接得上两三个。

  谭盛礼心里有了数,仍然问道,“你们可想考科举?”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看两人是否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决心。

  两人没有立即作答,微微偏头,互相看了眼彼此,半晌,个子稍高的少年拱手回答,“辰清叔,我们天资愚钝,只想踏踏实实过日子。”来的路上两人就讨论过了,在镇上谋份差事实属不易,放弃这个机会,往后不见得有更好的,而且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不安定下来,哪儿有姑娘肯跟着自己。

  科举不是人人都能考的。

  他们有这个自知之明。

  谭盛礼有些遗憾,但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勉励两句就让他们回去了。

  如此,就剩下谭生隐了,上次谭盛礼要他以晚春为题作诗,这几日他反复斟酌,字字推敲,总算写了首自己比较满意的,将其交给谭盛礼,颇有些期待的等谭盛礼评价。

  谭盛礼看了眼,锁进抽屉,“你振兴哥他们在书房,你也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