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1 / 2)





  “几位公子,这水怎么卖呀?”是几个打扮美艳的妇人,脂粉香熏得谭振兴鼻痒,他背身打了个喷嚏,揉揉鼻子,礼貌道,“不好意思,这水我们要卖到平信街去的。”

  平信街离这有差不多两刻钟的路程,谭盛礼吩咐的,他们必须要去。像在郡城时卖柴般,如今卖水他们必须要走很远的路,谭振兴抱歉的望着几人。

  其中一个身形纤瘦,浓妆艳抹的妇人搅着手帕,羞答答的说,“我们先来,不该先卖给我们吗?”说话时,拿胳膊抵了抵谭振兴,激得谭振兴掉了一地的鸡皮疙瘩,“这位夫人,能否好生说话。”矫揉造作得实在没法看啊,还有那脸上的脂粉,厚得像唱戏的,幸亏是白天,晚上恐怕要吓死几个人。

  “大公子说什么呢,我至今未出阁呢。”

  谭振兴皱眉,他虽是个书生,姑娘与妇人的区别还是看得出来的,城里规矩多,姑娘不怎么抛头露面,像谭佩珠,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而谭佩玉成过亲倒是没那么多讲究,眼前的这位姑娘......谭振兴往后退了两步,纠正措辞,“这位姑娘,水不能卖给你们,还请见谅。”

  “大公子,我姓李,木子李。”

  谭振兴颔首,“李姑娘。”

  “嗯。”

  谭振兴:“......”这姑娘怕不是脑子不灵光,他偏头看身侧的谭振学,不知何时他已挑着水往前去了,谭振兴皱眉,忙抬脚追上,“二弟,等等我啊。”

  谭振学没有停下,经过租铺子的事情后,他觉得和谭振兴谭振业保持距离没坏处,刚刚看几个人围着谭振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没料到谭振业也是,回眸看跟上来的谭振兴,谭振学问谭振业,“你怎么不等大哥?”

  “我的伤还没好。”托谭振兴的福,他屁股还痛着。

  谭振学:“......”

  谭振兴挑着桶,步伐过快,里边的水晃了些许出来,桶上盖着盖子,但不紧实,淋湿了谭振兴裤脚,他焦急地喊,“二弟三弟,等等我啊。”

  见最后边的几位妇人跟着,两人对视眼,走得更快了。

  足足走了两条街才把身后的妇人甩掉,谭振兴桶里的水洒了不少,气喘吁吁地跑向巷子口歇息的两人,“你们跑什么啊,我和她们说清楚了,给再多的钱都不卖。”

  说话间,他回头看了看,幸亏他以前天天砍柴,腿力无人能及,就算挑着水也比那些人跑得快。想到几人缠着他买水的情形,他嘻嘻笑了笑,“咱们的水好像很受欢迎啊...不对,是我挑的水很受欢迎,老实说,你们是不是嫉妒了?”

  谭振业翻白眼,留下句‘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就要走人。

  谭振兴琢磨这句话的意思,上前问他,“你是在骂我吗?”

  “大哥不知她们为什么追你?”谭振业斜眼。

  “还能为什么,喝了举人老爷挑的水更聪明呗。”谭振兴是个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但看谭振业面露鄙夷,他想想似乎不对,谭振学名次比他靠前,不围着谭振学都来围自己作甚,莫不是自己谭家长子的身份更显赫?不可能,谭振学挨的打比他少多了,他茫然地问,“为什么呀?”

  “看上大哥了。”谭振业斩钉截铁。

  噗...谭振兴差点被口水呛到,那些人看上自己了?他低头看了眼自己洗得泛白的衣衫,“她们怕不是眼瞎哦。”

  谭振业:“......”

  这次,谭振业是真走了,谭振兴满脸困惑,追上前,“她们真看上我了?我成亲了啊。”且这辈子都不会休妻的,那些人脑子里装的啥啊,莫不是想给自己做妾,想到自己纳妾谭盛礼可能有的反应,急忙夹紧了屁股,哆嗦道,“不是害我吗?”

  虽说被人仰慕是件很高兴的事,若会招来杀身之祸那还是算了,谭家祖上到现在就没纳妾的习俗,他还能越过祖宗打破谭家习俗不可?乡试结束后他有短暂想过这件事,律法规定,寻常百姓不得纳妾,只能娶平妻,有功名者则根据功名高低来,他是举人,纳妾很平常,奈何谭家家教森严,不允许他纳妾,只能在心底一声长叹。

  看他想得明白,谭振学欣慰,“大哥知道就好,男女有别,日后避着点吧。”

  前几日他出门也遇到姑娘主动上前搭讪,初始不明白,还是徐冬山提醒他才反应过来。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怎敢与人私定终生,因此再出门就不和她们说话了。

  其实以谭振学的年纪,在村里已到说亲的年纪,也是他父亲担心他成亲后意志松懈无心读书,要等谭振学考取秀才后再说,谁知考了秀才又要考举人,谭盛礼似乎忘记了,从来没有聊过这件事,他不聊,谭振学也不问。

  谭振兴也猛地想到这点,以过来人的身份安慰谭振学道,“要我说啊,你年纪不算大,城里二十定亲的比比皆是,没必要着急,再过两年,等考上进士再做打算吧,你看我,于微末时娶了你大嫂,连休妻都不敢,哎...”

  谭振学:“......”

  “你知道就好。”

  汪氏自嫁进谭家,孝顺长辈,善待小叔子小姑子,无微不至,休妻委实没有道理。

  “我知道。”说到汪氏,谭振兴最嫌弃她的地方就是生不出儿子,生了二丫头也有两年了肚子还没动静,往后不能生怎么办?他还等着有儿子继承他英俊的外表渊博的才华呢,没儿子岂不后继无人?他问谭振学,“如果你大嫂生不出儿子怎么办?”

  谭振学语噎,沉吟道,“也无妨,有侄女们呢。”

  谭振兴:“......”就那两个胳膊肘往外拐的闺女哪儿比得上儿子贵重,他想了想谭家祖上,貌似还真有位没生出儿子的,就是他曾曾祖父的弟弟的儿子,他成亲多年,别说连儿子,连闺女都没有,因着这事,没活多少岁就死了,很有可能就是被气死的。

  看他又在胡思乱想,谭振学催他,“赶紧走吧。”

  穿过巷子就是平信街,街上有认识他们的读书人,或别扭或微笑的给他们打招呼,许是太久没出来,谭振兴竟然看到有卖旧衣的成衣铺,价格还不低,他抵了抵谭振学胳膊,“我没眼花吧。”照那价格,他身上这件衣服岂不能买近二两银子?哪儿来的有钱人竟有如此癖好啊。

  谭振兴关在家,不知外边的事,谭振学简短地和他说了两句,谭振兴听得瞪大眼,“这么重要的事儿为何不早说,咱们岂不错过挣大钱的机会?”要知道,谭振业为了挣钱被打得屁股开花,若能堂堂正正挣钱,谭盛礼必会答应的。

  “说了又能如何?”谭振学看了眼成衣铺,前几日生意火爆,这两日冷清许多,他说,“衣服穿在身,舒服最重要,读书人以才学论高低,不会因你穿金戴银就奉你为才子,也不会因你穿着简陋就轻视你,这话若被父亲听到,免不了又会挨打。”

  “知道知道。”谭振兴连连点头,神色恭敬,谭振学:“......”

  怎么感觉谭振兴把他当成父亲了?

  平信街繁华,偶尔会碰到几个读书人,或别扭或微笑地给他们打招呼,在一间客栈外,他们碰到了李逵,他背着包袱从里出来,身上穿着件朴素的长衫,见着他们,李逵拱手,“想不着在这遇到几位公子,李某有事请求。”

  他今天启程回家了,乡试过后病好就该回家的,虽然他以还钱为由留下,实则不过贪慕虚荣罢了,认识了两个书生,沾沾自喜的以为打进了读书人圈子,抄书挣了点钱就愈发以为自己了不起,混进诗会,和举人老爷说两句话心就更飘了,如今想想谭盛礼对自己的态度,还有什么不懂的。他从包袱里拿出封书信,是给谭盛礼的,请谭振学转交给谭盛礼,“李某自知让谭老爷失望了,那日听谭老爷讲《孝经》,只觉得一记闷棍而来,整个人如梦初醒,谭老爷之教诲,李某铭记于心再不敢忘啊。”

  谭振兴想说,何止你不如,世间少有人能比得上。

  谭振学收了信,拱手道,“父亲常说,有人听他讲学是他的荣幸,初心不改,没人会对你失望的。”

  信里,李逵向谭盛礼忏悔,并感谢的他教诲,谭振兴在旁边看了几行,浮华迷人眼,李逵的情形和刘子俊差不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没什么大不了的,比起他们,谭振兴更担心自己,他问谭盛礼,“父亲,儿子有疑惑,能问吗?”

  街上许多人都拿谭盛礼和韩山长比较,论才学,韩山长不及谭盛礼渊博,论胸襟,韩山长不及谭盛礼豁达,论修养,韩山长就更差了,就这样,谭盛礼竟然说自己没有信心去书院教学生,让其他举人情可以堪啊,当然,他问的不是这个,他问的是,“父亲,你博古通今,为师绰绰有余,如何认为自己没有信心呢?”

  那日韩山长来,谭盛礼说教不好儿子没脸教其他人,但在谭振兴眼里,父亲教他们教得很好,没有哪个父亲能教出两个举人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