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4节(2 / 2)


  她跟着去了医院。

  这次她不是去采访的,她就是确认一下伤者的情况。

  毕竟是她发现的。

  她希望伤者能救回来。

  急救室外,医生出来了,他在穿着服制的民警跟许八雪的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走到许八雪面前:“你是病人的家属吗?”

  “不是。”许八雪道,“我是热心市民,我先发现的。”

  医生皱眉道,“那病人家属呢?”

  病人的情部有些复杂。

  许八雪问民警:“病人身上有钱包吗,里头有没有身份证之类的东西?”要是有的话,就能查清楚……

  噢,不,不一定。

  现在电脑并不普及,就算是公安局,也没有全国联网,查一个人的身份还是很难的。

  民警看向医生,“病人的随身物品在哪?”

  他们没有动过伤者的东西。

  医生沉着脸回了急诊室。

  过了一会,他出来了,他递给民警一个沾着许些血迹的钱包。

  许八雪望着医生,“医生,你不用进去急救的?”

  怎么还悠哉悠哉的送钱包出来。

  医生说,“病人有两个出血点,现在都止住了。”现在最麻烦的就是,是个孕妇。

  有些药不能用。

  他需要跟病人家属同量后续的治疗问题。

  为了孕妇自身的情况,这孩子最好不要。

  这些只能跟病人的家属说,像眼前两位,医生看了眼民警跟许八雪,一位民警,一位热心市民,显然不必多说的。

  民警接过身份证,上面写着伤患的名字:白益美。

  有出生日期。

  三十五?

  他有些疑惑,这位伤者看着不像是三十五,若主是二十五岁,更让人信服一些。

  难道是身份证弄错了?

  会不会是假证?

  民警把一代身份证给许八雪看了一遍,又让医生看,“这上面的人年纪跟伤者不符吧。”

  钱包会不会是偷来的?

  医生说:“从骨相看,是同一个人。”

  民警这才放心。

  一代身份证把人照得黑乎乎的,可即便是这样,这个叫白益美的照片也能看出来是个好看的。

  “尽快通知病人家属。”医生说。

  民警道,“我们回去会查的。”查户籍,看火车站买票的登记情况。

  剩下就没许八雪什么事了。

  “那两位忙,我先走了。”许八雪出了医院。

  大街上自行车来来往往,看来是到下班的点了,五点多,时间过得真快。

  在医院呆这么一会,两小时就过去了。

  许八雪骑上自行车,跟着人流,到岔路分开,慢慢的回到了车厂的家属楼。

  她锁上自行车上了楼。

  刚到家。

  厨房里杨凤玉的声音传了出来,“是八雪吧。”

  “是我。”许八雪应道。

  杨凤玉从厨房系着围裙,一脸喜气的从厨房走了出来,她告诉许八雪,“你说的那事,办成了!”

  “厂里回收的自行车?”

  “对!”

  杨凤玉往外头看了眼,走过去把大门关上,这才过来跟许八雪说,“我看啊,那自行车还有七成新的呢。”坏了一点就说不要了,多可惜啊。

  “打借条了?”许八雪问。

  “没有!”杨凤玉脸喜意更湛,“领导不用打借条,让老许去修,要是卖出去了,给一半的钱。”剩下的一半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