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零娇艳小保姆第94节(2 / 2)


  苏梅和柏秀兰一开始愣了愣,之后都替她和靳泽高兴。

  柏秀兰更是忍不住抹了眼泪,“我们婉丫头也要成家了,太好了。我要去给妈祖上香。”

  只有云菱小丫头状况外,“二二姐,怎么了?”

  苏燕婉搂着她,笑着道:“喜欢靳泽哥哥吗?”

  云菱点点头,掰着手指头数,“喜欢靳泽哥哥,喜欢二姐,大姐,外婆,还有文雅文轩。”

  自从上次和靳文雅兄妹玩过后,云菱就和双胞胎成了好朋友了,尤其是两个小丫头,年纪相仿,性格互补,能玩到一起。

  “靳泽哥哥和二姐要结婚了,结婚你知道吗?”

  云菱点头,“我知道,就像小花的哥哥和嫂嫂一样,结婚了就会住在一起,一起生宝宝。”她张着葡萄似的大眼睛看向苏燕婉的肚子:“二姐,你要生小宝宝了吗?”

  童言童语逗得大家哈哈一笑。

  靳泽的结婚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靳师长和吕云芳上门亲自和柏秀兰商量两人的婚事。

  马上要过年了,两家商量过后,发现过完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是个好日子,结婚就定在那天。

  过完腊八就是年,还有一个星期就过年了,一号厂店铺特别热闹。

  不仅住在周围的住户会过来置办年货,连北城其他区和北城郊区大队也过来了。

  一号厂店铺到处都是乌泱泱的人群,每个人穿着新衣服,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号厂的自由市场也赶在过年前开张了,各种农货产品应有尽有,来来往往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

  忙碌了一年,不仅个人希望过个好年,各大工厂也准备给辛苦工作了一年的工人们发年礼和补贴。

  荷露坊趁机做了新年上新活动,接了许多单子。新买下的燕北药厂赶上了这一波旺季,刚投入生产就开始给荷露坊带来不小的盈利。

  苏燕婉手底下能用的人手不多,她把冯书记请回来当燕北药厂的厂长,还招聘了不少燕京大学的高材生组建了荷露坊新品研发团队。

  荷露坊要发展壮大,不能总依赖她手里的秘方,也要根据时代潮流研发适合这个时代大众的新产品。

  忙碌了一天,苏燕婉口干舌燥,人都瘦了一圈,看得柏秀兰皱眉。

  “这生意好是好,就是太累了。你和你大姐这段时间都瘦了,外婆今天炖了鸡。是一号厂自由市场买的,农家养的三年以上的老母鸡,一会儿你们三姐妹都多吃点。”

  苏燕婉搂着柏秀兰的肩膀,“难怪我一进屋就闻到了香味,有外婆在,我们姐妹三个太幸福了。一回到家,就有美味浓郁的鸡汤可以喝。”

  柏秀兰拍了拍她的手,“多大的人了还撒娇。”她年纪大了,也就能帮几个孙女做点饭,看着三姐妹越来越好,她这心里也更有盼头了。

  听到外面苏梅的声音,苏燕婉道:“外婆,大姐回来了,我去帮忙。”

  说完往大门的方向去了,到了大门,拿着门旁边的木板,铺在台阶上,和苏梅一起把板车推进四合院。

  “大姐,今天生意怎么样?”

  苏梅用毛巾擦了擦汗,“可能是要过年了,来买包子馒头烧麦的人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

  累是累了点,但钱赚了不少,苏梅心里高兴。

  苏燕婉有些心疼,建议道:“大姐,年后你找个人帮你吧,你一个人又要做又要卖,太辛苦了。花点钱雇个人帮你,你也能轻松点。”

  “那行,听你的,等过完年,我就找个人帮我。”若说之前,苏梅还真不一定同意,可最近生意太好了,她一个忙不过来,有些同志不想排队,都去隔壁包子摊买东西了,流失了好些客人。

  两人刚把板车放好,有人敲门,是来送今天的报纸的。苏燕婉打开快速浏览了下,目光落在其中一则新闻上。

  “看什么,这么认真?”苏梅凑过来看了一眼,现在的她已经能看懂报纸了,受妹妹的影响,她每天也养成了看报纸的习惯,这一看就不得了,她瞪大了眼睛,“这则新闻里说的纵火犯是夏有民?”

  柏秀兰端着鸡汤放到堂屋桌上,听了一点,随口问了一句,“什么纵火犯?”

  苏梅道:“就是夏有民。新闻上说燕北药厂的火就是他唆使工厂一个工人放的,公安还调查到,他这一年为了抢秘方,害得人家破人亡不说,手里还沾了几条人命。”

  柏秀兰听到这里都后怕,幸好当初婉丫头和他分手了,这人太可怕了。

  没多久,夏有民就被判了死刑,就算有康健药材公司斡旋,也无法改变他的犯罪事实。

  被枪毙前,夏有民才后悔,可惜已经晚了,那些被他害死的人不会活过来。他欠了人家几条命,现在轮到他还了。

  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苏燕婉一点也不同情,那些死在夏有民手里的人才可怜,那些因为他支离破碎的家庭才值得同情。

  除夕这天一大早,苏燕婉把四合院锁上,推着板车带着家人一起往一号厂自由市场买菜。

  刚走出没多久,就听到身后有脚步声。

  苏燕婉看到靳泽有些诧异,“你不在家帮芳姨的忙,怎么来了?”

  靳泽接过板车,“家里有警卫员送菜,做饭有保姆,没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妈让我来帮你们。”

  第89章

  此时天还没完全亮,供销社已经挤满了来买年货的人,还没开门,门口就排上了老长的队。

  柏秀兰之前在清水湖,年纪大了挤不动,都是提前上镇上买好,除夕这天就在家里做。这还是第一次见识到除夕置办年货的大队,真是太热闹了。

  “这位同志,你们是几点来的?”柏秀兰问前面一个大娘。

  那个大娘回头:“我们是今天早上五点就过来排队了,你们呢,打算买点什么,听说今天供销社除了猪肉,还有羊肉、牛肉。我儿子给了好几斤肉票让我敞开了买。”

  柏秀兰夸奖道:“一看大姐你就是个有福气,你儿子单位发这么多肉票,肯定是大单位。”

  “那可不,我儿子是首都棉纺织厂的工人,拿六级工资。”老大娘肉眼可见地高兴,“大妹子,我看你人不错。听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吧。这买年货里是有道道的,我给你说,你们家如果要买鱼买鸡,可以去前面胡同口买,比供销社的更划算不说,也更新鲜,都是密云水库的人大半夜运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