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第1355节(2 / 2)


  那么只能是……“人”为。

  稷土之上……八百万里……

  江舟忽然想起,西方教以“由旬”量天地。

  在幽冥打听四天王之事时,曾闻在须弥山顶,三十三万由旬之上,便是西方极乐世界诸天中的第一重天所在。

  三十三万由旬,便是将近八百万里。

  这两个数字如此近似,是他太多心,巧合吗?

  ……

  正当江舟以昊天宝鉴遍察三界、照彻虚实之间时。

  大唐都城,长安。

  太极宫。

  李世民高坐御座。

  群臣列位。

  文武百官之中,却有三位方外之人分立。

  分别是二道一僧。

  李世民目光垂落,微笑道:“三位法师,此番诏三位法师进宫,所为何事,相信三位法师都已知晓。”

  “不知三位法师,可有高见,赐教于朕?”

  三人相视一眼,其中一僧当先上前一步:“陛下,出家之人,本当六根清净,诸尘不染。”

  “但此番大劫将临,洞虚将重返真界,事关三界众生万灵,劫波之下,苍生何辜?”

  “小僧理当当仁不让,解众生于倒悬。”

  僧人面露坚定,合十一拜道:“陛下,这国师一位,舍小僧其谁?”

  “哦?”

  李世民眉梢微扬。

  未置可否,便闻一声朗笑。

  “哈哈哈哈。”

  却是两道之中,一个三柳长须垂胸,一身玄青道袍,出尘绝俗的中年道人仰首大笑。

  那僧人也不恼怒,只是温和一笑,合十一礼:“不知太素真人有何高见?”

  那太素真人摇头笑道:“你这大和尚倒不愧是生于荒蛮之地,不知我上国礼法也罢,竟也不晓天高,不知地厚,”

  “竟于我上国帝阙,人皇御极之处,也敢发此大言,如何不惹人发笑?”

  僧人仍是不恼,只是摇头笑道:“真人着相了。”

  “事关苍生,本该如此,岂可因区区虚名浮利而趋避之?”

  太素真人言语犀利,毫不遮掩。

  这僧人虽平和温善,却也是绵里藏针,半点没有退让。

  太素真人笑道:“哈哈哈,这么说来,大和尚是自认胜过天下各教众真,无双无对了?”

  僧人笑道:“不敢。”

  太素真人冷笑:“既是不敢,大和尚又怎妄言当仁不让?”

  “好了好了,”

  李世民摆摆手,打断两人争论,看向另外一个道人。

  此道看起来年不过三十,却自有一股出尘之气,站在那里,仿佛一股徐徐清风,似有似无。

  “罗真人,何以一言不发?”

  明眼人都能看出,李世民对此人显然更为亲近。

  只因他出身方寸观,乃是当年那人遗世弟子。

  这个出尘道人,正是罗思远。

  “陛下,金刚三藏法师所言甚是。”

  罗思远施了一礼,不徐不急道:“大劫之下,国师尊位,已非个人荣辱之事,而事关苍生,自应当仁不让。”

  “不过若居尊位,自然是要令人信服。”

  太素真人笑道:“对喽,想当国师就直说嘛,真刀明枪斗上一场,胜者居之。”

  “你这大和尚红口白牙,便想妄居尊位,怎么?就你脸大啊?”

  “噗哧~”

  群臣之中,难免有忍不住失笑者。